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相惜5-《女商枭》


    第(2/3)页

    “怎么,黎焰你知道?”

    听得明宗皇帝的话,林若、太子和章煦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看向黎焰。

    黎焰略一迟疑,当即拱手道:“回皇上的话,草民略知一二。”

    “那就说说,你知道的一二。”

    “是,草民遵旨。”黎焰拱手,“前朝安史之乱后,各路藩镇割据,与王权抗衡。朝堂之上国库空虚,江湖之野民不聊生。彼时,有朝臣刘晏,疏通运河,改善漕运,整顿盐务,以常平法平抑物价,效果斐然,‘官获其利,而民不乏盐’。后,刘晏将此法复用至农耕之上,春贷粮种于民,待秋日,农人获得收成之后,取其中部分偿还春日所贷粮种之价,以图‘民不加赋而国用足’,便是所谓的‘青苗法’。”

    “民不加赋而国用足?”林若小声地喃喃,随后笑眼弯弯,赞道,“这倒是个好办法!”

    明宗皇帝似笑非笑地看着林若:“听懂了?”

    林若点了点头:“当然了!皇上,您可别小看我,别的我或许一知半解,但好歹在林家这么些年,关于生意,我还是能明白的!‘物轻币重,物重币轻’,这不就是平抑物价嘛!‘春贷粮种于民,秋日以粮还贷’,这跟钱庄的借贷是一个理儿啊!”

    “你倒是明白得快!”明宗皇帝点了点头,“那你倒是说说,这‘青苗法’,哪里好?”

    “皇上,您又考我!”林若狡黠地笑了笑,“黎大哥不是说了吗?这青苗法,是以‘民不加赋而国用足’为目的的,老百姓的赋税没有增加,却能够丰衣足食;国库也会因此而充盈,一举两得,多好!”

    明宗皇帝意味深长地看着林若,悠悠地问道:“是吗?”

    被这么一问,林若脸上的笃定散了些,有些不确定地反问道:“难道……不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