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她就让大丫二丫去村子里传播消息。 “吴翠翠家里要招帮工?” “之前不是招过了吗?” “不一样,之前的是盖养鸡场,这次是要帮着做纸盒。” “纸盒?做那玩意干啥?不能吃不能喝的。” “谁知道嘞!” “一个月给一两银子,干它有啥用,赚钱就行。” “我的老天爷!一两银子!” “你们慢点跑,等等我。” ....... 不久之后,朱家门口挤满了人。 大姑娘小媳妇,老头子愣头青,全都有。 但朱家不会照单全收。 张氏和刘氏负责筛选来应聘的村民。 插科打诨的,奸懒馋猾的,直接pass掉。 花钱雇人干活,讲究的是效益,不是人情。 村里人识字的不多,就算认识,常年在地垄沟里讨吃食,为数不多认识的字,也陆续全都就饭吃了。 在村子里,大家都用小名,或是外号,叫习惯了,一听就能对上号。 宋公子和朱老五搬了张桌子,放在门口,张氏和刘氏筛选通过的人,到他们这里签字画押,确定具体的上工时间。 吴翠翠给朱老汉安排了任务,让他找块木头,把朱老五在纸盒上写的【朱】和【赏味小食】,用刻刀刻成简易印章。 等改明儿去镇上,多花些钱,让工匠做个玉的。 但想到玉料价高,且日后来干活的工人多,人多手杂,万一弄丢了,不值当。 还是木头的比较靠谱。 “娘,你雇了这么多人,没有咱们自家人看着,怕他们偷工减料应付事。”朱老二凑到吴翠翠身边,小声道。 这个问题,吴翠翠也想到了,“二妹的衣服做的差不多了,还有明珠,总是在家里待着不是事,姑娘家也该有自己的事忙。” 朱老二秒懂,“娘,我这就去找二妹和明珠,告诉她们这个好消息。” 一个耳朵不好使,一个不能说话。 两相合作,弥补对方的缺陷。 吴翠翠这个安排,很是人性化! 朱老二不禁竖起大拇指!!!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