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见沈放越发迷惑,金佛不急不缓的继续说道:“你普渡不了众生,我也普渡不了众生,因为你我即是佛,亦是众生。” “我们能普渡的,只有自己。” “我们只能通过不断的修行,放下心中的执念,才能摆脱苦难的因果轮回。” “佛是什么?佛便是众生心中仅存的那一丝善念,当你放下了心中的执着,放下了贪、嗔、痴,你便是佛。” “当众生放下了心中的执着,放下了贪、嗔、痴,那众生,便也都是佛。” 刹那间,沈放如醐醍灌顶一般觉醒过来,他猛地睁开双眸,眼中似乎已有佛光闪烁。 他不知道自己这一次入定,用了多长时间,不过,他显然已经明白,厄难的良苦用心了。 他是道家。 道家修身,佛家修心。 两家其实并无对立之处,只不过是人心中的成见,造成了这样的对立。 他沈放可以修道,亦可以修佛。 佛本是道,道本是佛。 道法自然,不拘泥于门第之见,才是一名修士真正该走的大道! 沈放慢慢看完了这部数百万字编撰而成的经书。 他的理念已经与先前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本就成熟的心智上,又有了某种更进一步的突破。 他开始明白,佛家理念,便是在于揭示宇宙人生的真相。 宇宙人生的真相就是人世之苦的真相。 而修行的目的,在于破苦,破己之苦,破他人之苦,破他人之苦,破众生之苦。 佛法修行有四万八千法门,没有优劣。 金刚般若,是一种智慧,万物明洞,谈笑风生,隐于经文但又不局限于经文,众生皆佛,悟道者成圣,执迷者沉沦。 正如经书最后一页上写道:“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佛经浩瀚若海,皓首者不能穷,求佛者不下千万,得道者屈指几人?” “佛法之精义不在读,而在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