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饿了吧?” 徐母笑了笑。 而后从锅中盛出一大碗粟米,递给眼前的徐庶,唠唠叨叨道。 “郡守大人真好啊,说是咱们粮食不够,给分了十几斤粟米,还有种地用的种子!” “明日便为我能分得土地,庶儿,你就在这弘农郡安心耕种吧……” 听到徐母说的话,徐庶仿佛如在梦中一般,呆呆地不知如何是好。 直到徐母将一碗粟米放入他的手中,阵阵米香扑鼻。 徐庶这才反应过来。 顿时也不嫌烫,将碗中的粟米尽数倒于口中。 而后大哭大笑道。 “成也!成也!” “我徐元直的机会来了!!” 说罢。 整个人冲出了破屋之外。 徐母焦急道。 “吾儿,你往何处去?” 徐庶大叫道。 “去做汉官,去做天子的犬!” 同样的事情。 还发生在弘农郡城各个地方。 不少寒门士子皆看到了希望,纷纷投至张献忠麾下。 还有不通文学的壮士,则投至军中,成为张献忠麾下的士卒。 诸如徐庶此等大才之人,皆为弘农各郡县的县令,主政地方。 在他们的主政,以及无数士卒的震慑下。 弘农郡各郡县的吏治为之一清。 不少世家大族,不得以献出土地,钱粮只为苟得性命。 一时间。 弘农郡发展得井井有条,好不热闹。 吸引不少流民的同时。 也将此消息传至了洛阳之中。 此时。 未央宫中。 看着张献忠命人送来的竹简,刘辩眼中闪过一道奇异之色。 “哦?” “这新安县的县令,竟然是徐庶徐元直?” 没想到这张宪宗如此有识人之明。 竟然招募到了这等大才! 徐庶本名徐福,年轻时曾为侠客,后避难于荆州,与诸葛亮等人交往密切。 历史上,他曾经做了刘备帐下的谋士。 但如今却被张献忠的求贤令所吸引,成为了刘辩麾下的一个小小的县令。 “徐庶大才,别说掌管一县了,就算是掌管一郡,一州之地,都是完全有可能的事情!” 刘辨不由得微微点头。 不过。 现在让这此人历练一番才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