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每年都能够带来超过四十亿美元的收入。 而原料成本预估不会超过10亿人民币。 也就是说,这是一项每年收入将会超过300亿人民币的庞大收入。 当然,这些收入都是理论上的。 因为现如今的世界市场,很难吃下这么多的高纯度氧化镓晶片。 目前除了张星扬他们。 在世界上,还很少有人将氧化镓应用到使用领域。 大多数的先发国家,还在二代半导体,例如砷化镓上反复打磨。 三代半导体的氮化镓,都还是科技强国的专属。 大家基本上都还在折腾氮化镓的各项应用。 尤其是在雷达领域。 国内在有源相控阵雷达上的发展,和氮化镓元器件的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除了国内,放眼世界。 也就鹰酱在相控阵雷达上,稍微有所建树。 不过和国内相比较。 还是棋差一着。 如果氧化镓元器件完成量产开发工作。 那么世界上其他国家,将会被国内远远地甩在屁股后面。 原本他们还能够看到一点前方的车尾灯。 但是氧化镓技术一出,他们可能连车尾灯都看不见了。 “第一轮测试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开始。” 苏晓带着人对压力容器进行了一番简单的检查之后走向张星扬。 张星扬看了看自己手上的记录表格,抬头说道: “那就直接开始吧。” 压力容器最为关键的两个指标。 温度,压力。 作为高温高压的反应场所。 容器必须要承受住700度左右的高温,以及上百个大气压。 不能够有任何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 就连一条细小的裂缝。 都有可能导致异常可怕的灾难。 要知道在高温高压的情况下,即使是微米级别的裂隙。 都将会产生不可控制的后果。 苏晓带着人,大考了设备的测试阀门。 反应炉之内的温度开始不断升高。 同时在不停地输入气体,进行加压处理。 一直将压力增加到设计反应温度才停了下来。 这样的状态会保持一段时间,用来检测是否会出现任何的问题。 陈世奇也有些紧张的看着反应炉的各项指数。 虽然他们在出厂之前就曾经进行过一系列的检测工作。 并没有出现任何的问题。 但是这种大型设备,在路上运输过程之中出现问题。 那是再常见不过了。 所以他也非常紧张。 如果真的出现了问题,那么他们就很可能失去研究院这样的优质大客户。 测试一共持续了三十分钟左右的时间。 好在没有出现任何的问题。 反应炉运行状态良好。 陈世奇这才稍微送了一口气。 “下一次测试,要进行氧化镓气体测试吗?” 苏晓没有看边上满脑门子冷汗的陈世奇,直接向张星扬问道。 “再多测试两次。” 张星扬有些谨慎地说道。 “确保没有任何问题,在进行氧化镓的生产。” 氧化镓的原材料,对于现如今的研究院来说。 并不便宜。 因为生产的数量很少,仅仅是作为电解铝的副产品出现。 他们的需求量这么大,很容易一下子就用完了。 想要随意挥霍使用镓原料。 那么最起码要等到他们进行镓矿开采之后。 梁毅刚刚拿到矿产的开采权。 还在进行各方面的建设工作。 要等到第一批粗镓出厂,少说还有四个月的时间。 张星扬目前使用的金属气相沉积法。 在全世界来说,都算是离经叛道。 通过加压的方式,将氧化镓气体附着在金属表面上。 从而得到厚薄均匀的单质晶片。 “小心一些也好。”苏晓点了点头回去进行第二次实验。 这一次实验的时间更长一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