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重型载弹无人机超低空飞行,危险性实在是太大了!” 今年的红蓝对抗演习结束之后。 空军方面终于认可了下一个时代的作战方式。 那就是,智能化、无人化的战争。 在这之前,不少人对于无人机参与战斗,还是持怀疑态度。 可以说,是白学军指挥下取得的前所未有的战损比,打消了他们的怀疑。 在这之前,从来还没有发生过这样的战斗。 在己方无一伤亡的情况下,全歼了敌人一整个大队的战力。 至于说损失的那架无人攻击机,那都不算什么。 只要没有飞行员损失,那都不叫伤亡。 所以,面对性价比极高的无人攻击机。 空军方面有了更多的需求。 毕竟它单台造价不过一个亿,却也能够达到四代机一大半的性能。 尤其是考虑到四代机飞行员培养的困难。 这种性价比,简直是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 普通的战斗机飞行员,已经是堪比等重量的黄金。 四代机飞行员,则是更加稀有,堪比那些元素周期表上排名在一百之后的稀有元素。 “如果它能够完成这项任务,那我们就可以节约出不少宝贵的战略轰炸机。” 找到张星扬谈话的老领导诉苦道。 “我们的家底子薄啊。” “总共就这么几架战略轰炸机,根本没可能去和敌人的海上堡垒硬拼!” 国内如今称得上战略轰炸机的,几乎就只有那么几架刚刚完成改装的轰6-H。 在完成了空中加油的改装后,航程能够达到8000公里之上。 至于老领导所说的海上堡垒,则是整个完备的航母战斗群。 一般来说,航母的探测范围覆盖在800公里。 但是这是在运用了海上预警机的基础之上。 而预警机并不会24小时在天上飞。 在这期间,航母舰载雷达的探测范围就没有那么远了。 尤其是对于低空飞行的飞行物,探测距离就更短了。 这是由地球本身曲率决定的,即使是再先进的技术都很难改变。 如果轰炸机保持50米高度飞行,航母舰载雷达要到40公里之内,才能够发现目标。 这么短的距离,轰炸机早就能够完成反舰导弹打击并且脱离的全部操作。 这个战术最早其实还是鹰酱自己在八十年代提出的。 当时毛熊的战术还是超音速轰炸机高空高速突防。 在这之前,海量的“逆火”轰炸机的高空高速突防,几乎是毛子周边每个国家的噩梦。 直到后来雷达系统和防空系统进一步升级,才宣告了超音速轰炸机高空高速突袭这条路行不通。 不过超低空突防,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够完成的。 需要万中无一的轰炸机操作技术,敢于牺牲的战斗精神。 才能够完成这样的操作。 在训练的过程之中,还会产生不少的伤亡。 (尤其是轰六的弹射系统,在面对低空环境下,基本上没有逃生机会。) “我只能说试一试,至于成功率不能够保障。” 张星扬说的非常保守。 因为超低空突防,即使是让受过长时间专业训练的飞行员来操作,也不一定能够成功。 更何况是各方面反应能力都不如有人战斗机的无人战斗机。 “毕竟您也明白超低空飞行到底有多危险。” 老领导也是专业飞行员出身。 张星扬这么说,他也能够理解。 毕竟低空环境下的电磁环境和海浪,都会对飞机产生很大的影响。 稍微偏差一丝丝,就容易一个猛子扎到海里去! “导弹方面,我们刚刚完成的空射高超音速反舰导弹,正好可以测试一下。” 导弹一直是张星扬大力推进的项目之一。 在过去的数年之中,各种各样的资金、技术投入就没有少过。 空射反舰导弹,则是三种反舰导弹之中最后出来的一种。 不仅仅是因为空射环境下,导弹发射条件更加艰难。 还因为,空射导弹没有特别好的发射平台。 所以各种设计也是一改再改。 最为关键的射程,也是一削再削。 最初的预定目标是2500公里。 但是设计完成之后,却发现这样目标下设计出来的导弹,有一个很大的问题。 那就是超重! 导弹整体重量已经来到了4.5吨。 达到了轰炸机的载弹极限。 最新的轰-6H,也只能够极限携带一枚。 所以后续进行了不断地改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