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无人机已完成起飞准备,请塔台指示。” 空旷的机场跑道上,一架看上去怪模怪样的飞机,正在等待起飞。 它的翼展超过大型喷气式客机,达到了52米! 却拥有短小的身子,长度不超过十米。 在波浪形的背部上,是弯曲的柔性太阳能板。 采用极为传统的螺旋桨发动机,六个超大尺寸的螺旋桨,三三排列在机翼两侧。 “允许起飞!” 张星扬冷静的声音,在对讲机之内响起。 地面控制人员,通过无线电启动了机舱内部的电动机。 高性能锂电池开始给电动机供电,带动螺旋桨高速旋转。 无人机看上去体型很大,但是速度却并不是很快。 在跑道上滑行了超过2500米,才缓缓地从地上升起。 “第一步,看样子是成功了。” 作为参观嘉宾的秦玥,松了一口气,略带激动地说道。 “这只是证明了无人机本身设计没有什么问题。” 张星扬则是颇为冷静: “还不能说明高空太阳能无人机的成功。” “要证明它真的成功了,还要等到它环球飞行完成!” 作为世界上第一款投入实验验证阶段的高空太阳能无人机。 张星扬对它寄予厚望,甚至制定了一个其他人看上去略显疯狂的实验计划。 要让这架无人机,在不落地的情况下,自主飞行环绕地球一圈! 即使是平日里和这架无人机接触较多的开发人员,对此也抱有一定担忧。 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担心。 不甚了解的人,是在担心无人机到底能不能不间断飞行。 毕竟太阳能发电只能在白天进行,夜晚则是要消耗蓄电池之内的电力。 如果这两者不能够完成平衡,那么无人机的持续飞行时间,很难超过24小时。 了解比较深入的科研人员,则是担心另外一件事。 他们对于太阳能无人机的性能并不担心,而是担心其他方面的影响。 虽说无人机的飞行高度是30公里,大多数国家的领空高度都在此之外。 但是还是有些国家,将自己的领空高度划分到了30公里之上。 如果他们的无人机从他们的领空飞过,可能会引起不少的纠纷。 “已接收到无人机信号,正在按照指定路线飞行!” 一边的操作人员,在无人机起飞之后说道。 “太阳能发电功率如何?” 张星扬一边看向显示各项数据的屏幕,一边问道。 这个问题其实还是问给旁边的人听的,张星扬只是一眼就看出了无人机目前的发电功率。 “目前发电功率275W。” 这个功率对于太阳能无人机来说,基本算是满足了24小时巡航所需要的能量。 甚至还能够满足无人机上携带的一些设备,维持高功率运转。 “虽然发电功率现在能够满足要求,但是现在是正午,太阳光照最强的时候。” 张星扬还是没有完全放下心来: “现在的太阳光照功率,不能够代表白天的平均水平。” “也许白天的整体平均功率,还不到250W。” 张星扬对高空太阳能无人机,抱有很高的期待。 所以相对而言,也就有了更多的担心。 其他人则是觉得,仅仅是目前表现出来的性能,就已经算是这个项目成功了。 尤其是作为ZF代表的秦玥,就很难理解张星扬的担忧。 “张教授,我们现在不是已经成功了吗?” “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对于秦玥来说,无人机能够起飞和发电两项,就是成功。 他们就可以在年度报告上,将高空太阳能无人机当做今年的科技成果报上去。 甚至还可以申报一下省级乃至国家级的科技奖项。 这就是双方视角差别,带来的重大不同。 秦玥他们还是更加重视无人机作为一项高科技成就带来的影响。 而研究院或者说张星扬,则是更加重视无人机本身的性能。 在他的眼中,无人机最为关键的就是发电性能。 无人机作为一个飞行平台,根本不算什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