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过去的数年,毛子一颗带有同位素电池的卫星,因为发射失败掉落在了南太平洋,顿时引起了一大堆的恐慌。 逼得他们,不得不花费巨大,将那颗卫星的残骸从茫茫大洋上找了出来。 所以,同位素电池的安全性,是必须要重点考虑的事情。 “保温材料,我们和高校合办的材料开发项目已经有了不少的进展,你可以去找他们问问。” 张星扬在六七年前,就开始花大量资金培育的高校合作项目,在这两三年之中开始陆续有了不少的产出。 尤其是在十分重视的材料领域,各种各样的传统、新型材料,以近乎井喷的姿态不停出现。 这其中,就有不少能够应用于保温领域的材料。 七月二十二日,壹零壹卫星研究所终于赶在时间表的最后期限,完成了嫦娥一号的研发工作。 嫦娥一号上搭载了九种28台科学探测仪器,总重量为150千克。 包括微波探测系统、γ射线谱仪、X射线谱仪、激光高度计、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太阳风离子探测器、CCD立体相机、干涉成像光谱仪等等。 因为嫦娥一号的任务,主要是绘制部分的月表地形图,为后续的嫦娥系列登陆月表做准备。 所以,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微波探测系统、CCD立体相机和各类光谱仪。 光谱仪主要是分析月表的各类成分,为后续选址提供证据。 七月二十五日,嫦娥一号完成了整星出厂评审。 八月十二日,嫦娥一号发射窗口时间确定为九月。 八月二十三日,嫦娥一号进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待命发射。 九月六日,发射时间正式确定为十五日。 如今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在进入新世纪之中,也经历了一轮扩建,能够承担更多发射任务。 这其中,为了深空探测任务而特别设立的重型火箭发射场,尤为引人注目。 因为深空火箭的体型,相比较于一般近地轨道乃至于静止轨道的火箭,要大上一圈。 所以新发射场的各项设备都要大上一号。 “这就是你们为深空探测改造的火箭?” 周璇绕着胖嘟嘟的火箭转了一圈之后问道。 嫦娥一号并没有采用最近这几年经常使用的鸿雁系列火箭,而是采用了长三系列火箭。 长三乙的深空改进型,能够将超过3.1吨的有效载荷,发射到地月转移轨道之中。 “是,鸿雁系列如今转移到西昌发射场比较麻烦,在这边我们还是采用长三系列比较方便一些。” 张星扬轻轻地抚摸了一下火箭洁白的铝合金外壳说道。 为了提升鸿雁火箭的产能和运输能力,配合海南的文昌发射场,生产鸿雁火箭的工厂,在过去的时间之中,已经搬迁到了沿海地区。 这样更加方便进行运输。 这就造成,鸿雁如果想要从海边运到深处内陆的西昌发射场,会比较麻烦。 所以张星扬他们干脆就拿出了长三系列火箭,来进行嫦娥一号的发射工作。 实际上,在过去的这几年时间之中,因为长三火箭一直在国际上执行商业发射任务。 所以要说是名气,其实长三乙的名气还要大一些。 甚至,有了类似春秋航空廉价航班的名头,长三乙火箭廉价航天。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它的技术落后,事实上因为发射次数多,技术能够及时更新。 长三乙现如今使用的高新科技很多,包括新的电子设备、复合材料、控制设备等等,一直在进步。 “这是我们第一次进行深空探测任务,希望不要出什么事情才好。”周璇有些担心地说道。 按照传统理念,开门红还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如果开门这一次没有发展好,那么不是什么好兆头。 “担心这个,你不如担心一下你们的火星车研发问题。” 张星扬倒是充满信心,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知道这一次发射任务实际上没有任何的难度,更是因为嫦娥一号的种种情况,他都掌握地很清楚。 每一个环节,不说是亲自把关,起码也知道的七七八八。 所以他才会让周璇多关心一下和高卢人的火星探索计划。 按照计划,高卢人负责火星车和着陆器的研发工作,但是周璇作为深空探测研究所所长,也在这之中参与了不少。 最新消息,他们的火星车研发很不顺利。 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在历史上他们集合了多个国家的力量,才算是勉强开发出一款火星车。 如今,他们想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发出一款火星车,自然会出现不少的问题。 “研发进度落后,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周璇作为亲自参与其中的人员,显然知道的更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