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在高强度对抗,尤其是战斗演练之中。 不少的新飞行员,都会将自己的精神和意志高度带入真实战场。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 因为只有经历过,才能够避免以后出现错误。 但是拟真训练的特点,就是高度的真实性。 在被导弹或者机炮击中之后,在全息头盔黑下去后,不少的飞行员都在一瞬间出现心悸的情况。 在有气无力的被教练员,从训练舱之中抬出来后。 询问他们的感受。 不少人的第一反应都是: “在那一瞬间,真的感觉自己好像死了一样。” 对面死亡,不是人人都能够坦然处之。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学员,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这种一般只有战场后才会出现的后遗症。 从这之后,在训练的时候,对心理的关注就加大了许多。 训练舱的拟真程度,也做了一定的下调。 首先被减掉的就是头盔显示器上的外景云层,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全蓝色十分虚假的天空。 其次是,调整了在进行大过载机动的时候,各种身体各处的压力。 这都在一定程度上,让训练的学员能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相当于,将拟真程度从原先的百分之九十,调整到了百分之六十。 “看来你的拟真程度还要调的更低一些。” 教练员在认真查看了赵蒙生各种情况下的反应之后说道。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每个人对于飞行的适应时间并不相同。 有的人,也许需要飞上好多次,才能够承担高强度的战斗对抗。 有些人,仅仅是飞上一年,就能够夺得金头盔。 人和人,在天赋方面,终究是有些差别的。 同样是刚刚开始飞行,宋长明在赵蒙生这个阶段,已经能够驾驶着战机玩各种高难度动作了。 (宋长明就是从第一批拟真训练舱中脱颖而出的天才飞行员。) “教导员,我的天赋是不是很差?” 在听到教导员带着一点无奈的话语之后,赵蒙生有些自我怀疑的问道。 教导员这时候也知道,赵蒙生这是有点自卑了。 坐到他的身边,安慰道: “你现在的表现,比起我们那个时候已经好很多了。” “我们那时候还没有这么先进的高科技呢!” “只有一个不能动的驾驶舱壳子。” “等到第一次飞的时候,心里更是七上八下的。” “尤其是我,第一次飞的时候,被我当时的师傅,骂的不行。” “和我比起来,你已经算是不错了。” 教导员本身其实也有点传奇色彩。 在刚刚飞的时候,其实技术并不怎么样。 但是,他有一个不太起眼的优点,那就是肯钻研。 每一次飞行结束之后,对于飞行之中的每一个动作,他都会进行反思。 所以每一次都能够有不少的进步,于是一点一点地成长到了现在的一级飞行员。 在讲完了自己的故事之后,教导员微笑看着赵蒙生说道: “你们现在拥有了比我们好得多的训练条件。” “不要害怕失败,大胆去练!” “训练舱内无论多么可怕的情况,都是死不了的。” “你要记住这一点。” 教导员说完之后,拍了拍赵蒙生的肩膀,暂时离开了教室,只留下一句: “我给你点时间,好好想一想。” 实际上,赵蒙生真的不知道怎么操作吗? 并不是。 他是因为内心的恐惧感。 害怕失败,害怕死亡。 教导员明白,他只要能够克服自己内心的弱点。 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很好的战斗机飞行员。 属于赵蒙生的飞行员之路,还很漫长。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