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临近中秋的夜,明亮异常。 皎洁的月光,甚至能够照亮暗淡的田野。 双发反导导弹,犹如两条小白龙,在夜空之中风驰电掣。 若是放在古代,保不准还能引起无数文人墨客,情起而高歌。 这是现代工业力量的结晶,背后隐藏的是无数工业领域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 高敏度红外侦察卫星,将来袭弹道导弹数据时时刻刻地通过高空中继通信卫星,传输到地面。 在经过中转之后,数据经过超级计算机的处理,再经过中继将数据传到空中急速飞行的反导导弹之中。 速度达到6马赫的反导导弹,在天空之中依然能够通过弹体之上的控制舵进行变轨。 从深邃大洋之上起飞的弹道导弹,按照目前一般弹道导弹的轨迹,在爬升完成之后,进入了比较平稳的中段飞行。 “目标锁定成功,正在进行最终姿态调整!” 反导指挥中心之内,作为值班领导的卢新锋手心中十分罕见的出了不少汗。 在听到操作员大声的汇报之后,依然没有多说什么。 实际上,反导的操作流程,在过去的半年多时间之内,他们已经演练了上千次。 只不过都没有取得任何实际的战果。 这一次,如果能够顺利完成反导工作,那么还好说。 如果失败了。 卢新锋脑海之中一瞬间闪过这样的念头,不过转眼之间,他又将这个念头抛之脑后。 无论如何,先做好自己眼前的工作。 “距离接触目标,预计还有多长时间?” 卢新锋看着操作屏幕之上时刻滚动着的数据问道。 “目前距离来袭导弹,还有120公里,预计35秒之后完成撞击。” 操作员的语速很快,脱口而出目前双方的导弹飞行情况。 反导导弹的速度很快。 进入中段飞行的弹道导弹,飞行速度同样不慢。 而且因为双方是相对飞行,距离拉近得就更快了。 120公里,放到地面,即使是陆战装甲之王-坦克,也需要一两个小时才能够完成奔袭。 放到大海,有着3200吨导弹快艇之称的051驱逐舰,以38节的最高航速,也需要六个小时的时间。 放到天空之中,目前国内速度最快的四代验证机,也需要两分多钟的时间。 但是放到导弹领域,这个时间只有短短的半分钟多一点。 卢新锋敢保证,这半分钟的时间,是自己经历的最长的半分钟。 “首发反导导弹,对准完毕,进入最后加速!” 时间只剩下不到十秒钟的时间,这时候第一发反导导弹距离弹道导弹不过四十公里! 结合卫星侦查到的数据,反导导弹上的弹载计算机,对导弹的轨迹,完成了最后的调整。 同时反导导弹的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开始进入最为爆裂的模式。 榨干了内部的所有燃料,力求让导弹的速度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进攻和拦截的双方,都发生在上百公里高度的太高,肉眼已经不可见。 但是仅仅是从天空之中久久不曾散去的云迹,就能够想象得到这场绞杀是如何的壮阔。 张星扬站在超算中心的大楼天台之上,双手撑着栏杆,望向天空之中那两条仿佛双龙戏珠一般的云迹。 同时低头看向了自己的手表,喃喃自语道: “不知道他们第一次实验,能够发挥出几分实力。” 太空之中,反导导弹终于触碰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弹道导弹,完成了自己自从被研制出来就赋予的使命。 虽然反导导弹有着导弹的名称,但是和一般以爆炸物作为攻击手段的导弹不同。 反导导弹主要还是依靠,内部一根坚韧的钨合金长杆,对来袭导弹进行动能摧毁。 实际上,为了这根需要极大硬度的钨合金棍子,苏晓他们的材料实验室,付出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 也就是,国内是世界上最大的钨矿产出国,否则还很难让大家同意采用钨合金。 毕竟在国际市场之上,钨的价格可不便宜。 每吨钨的价格在二十万以上。 而一吨钨,也仅仅能生产三根钨合金长杆。 将目光重新投回太空之中。 超硬的钨合金长杆,虽然和来袭弹道导弹产生了二十厘米左右的偏差。 但是依然将弹道导弹的战斗部,给撞得粉碎! 四十年前,我们用竹竿捅下了敌人最为先进的U2侦察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