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在车辆驶出一颗卫星的通信范围的时候,有时候因为移动速度较快的原因,下一颗卫星还没有完成联通。 这样的情况之下,就会出现一个短暂的信号丢失时间。 实际上,这个时间非常的短暂,至多就只有几秒钟的时间。 对于这个时候的几乎所有人来说,都没有怎么注意到这个问题。 但是蒋翰书他们,还是对这种情况做出了针对性质的改进。 “在用户即将脱离这颗卫星的范围之前,根据智能天线的定位信息,卫星将会自动测算距离用户最近的下一颗卫星,并且完成两者之间的信号转移工作,保证用户的通信不会出现掉话的情况。” 蒋翰书给张星扬详细讲解了一下,在技术上的解决方案。 “现在新的卫星个人终端试生产情况怎么样?” 在了解完了技术情况之后,张星扬摸了摸自己带着胡茬的下巴询问起生产上的问题。 在确定了通信研究所不会参与到手机的生产之中后,张星扬给他们的定位就是零部件供应商。 并且在通信研究所的城市,还建立起一个规模不小的生产园区。 不过相比较起张星扬之前接触过的工业园区,这个园区并不是很大,而且每年的生产值也不是很高。 尤其是相比起每年产值数百上千亿的碳纤维材料生产基地,这个卫星终端产业园目前还很渺小。 在张星扬的预估之中,每年可能还不到一个亿的净利润。 但是这不妨碍张星扬对于这个卫星终端产业园的重视。 因为在未来,互联网大潮拉开帷幕之后,每年所需要的个人卫星终端将会是以亿为单位的。 所以即使现在卫星终端产业园区还很渺小,宛若是一颗刚刚发芽的幼苗。 但是并不妨碍张星扬看到他未来长成参天大树的模样。 “新一代卫星终端还有一部分问题没有解决,预计要到年底才能够开始生产。” 蒋翰书有些不太好意思地对着张星扬说道。 “不过上一代的卫星终端生产情况还是很稳定的。” 张星扬听完之后,皱起了自己的眉头。 卫星终端虽然现在已经在逐步普及成为了手机的标准配置。 但是通信研究所现在也不是能够垄断的,有不少的国内外厂商现在也已经开始了自己卫星个人终端开发。 可能他们目前的进度还不怎么样,所以并没有引起蒋翰书他们的重视。 但是张星扬知道,在这方面的更新换代速度很快,如果蒋翰书他们不能够跟上时代的浪潮。 那么即使是他们开启了卫星个人终端的研发制造,但是等待他们的,也只有被这个时代无情的抛弃。 “研发的速度要快,一定要赶在其他厂商还没有开发出来之前研发完成。” 张星扬并没有说出如果研发速度落在其他厂商之后的下场,但是他的意味却是很明显。 研发落后,就意味着原先应该被他们抢占的市场,都会被别人给抢去。 蒋翰书看着张星扬已经将注意力转移到台上和别人进行激烈辩论的周晨身上,感到一阵阵的恐惧。 虽然张星扬没有明说,但是蒋翰书已经从中感受到了不少的东西。 如果市场抢占失败,那么他们前期的投入都会变打水漂了。 要知道为了卫星终端的生产,动用的是研究所的大部分资金,一旦失败,他们需要面对极端恶劣的情况。 可以说,到时候除了卫星通信设备的项目不会受影响之外,其他所有的项目都会受到剧烈的冲击! 台上的周晨完成了他们关于3G技术标准的介绍,礼貌地向台下鞠了一个躬,赢得台下众人的掌声。 3G时代,伴随着技术标准的确定,正式拉开了帷幕!(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