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看到李父求知失败满脸失望的样子,李言的嘴角不由自主的抽了抽。 李言心想: 也不知道李父如果知道李言发笑的原因就是因为他,那他还会不会漏出这种表情? 不过事情都已经过去了,李言也不想在节外生枝,把大家的注意力引到这个话题上面来。 想到这,李言摇了摇自己的脑袋,把脑海里这些有的没的思绪摇散。 接着李言又陪着家人待了一会儿,眼看时间已经差不多了,李言才一边站起身一边对着李母她们说道: “我要出去一趟了,还有有点事情要办。” “言子,你又要出去啊?”李母问道。 主要是经过昨晚的事情,所以李母现在一听到李言要出门,就有些条件反射的担忧了起来。 毕竟这几天李言都要出去应酬,李母也不是不知道。 按理说,知道李言有正事要办,李母是不会过问的。 但是因为昨晚的事情,李母会担心李言又会没有分寸,可能又要醉醺醺的回来,所以李母不放心、才想着嘱咐李言几句。 听到李母的话之后,李言停下自己的脚步对着李母解释道:“嗯,还要出去一趟,要去学校那边老师家里。” 看出李母的担忧,李言继续解释道:“我这不是多亏了有老师的帮忙,所以才有了今天吗,前面那是因为没有时间,现在有时间了,于情于理我都得过去一趟。” 李言这么说虽然有一些夸张了,毕竟他能有今天,更多的还是靠自己。 但是怎么说呢,如果没有老师的帮忙介绍,那李言也进不了轧钢厂,找工作也不会那么顺利,就更不要提后面的事情了。 所以李言这么说,也没什么毛病。 “那好吧。” 李言的回答,也让李母知道、李言这是有正事来着,而且还是非去不可的正事,所以李母就显得有些闷闷不乐的说道。 不过李母也知道,李言的工作是他的老师帮忙介绍的。 因为这件事情一开始李言就和李母她们说过了。 喝水不忘挖井人,李言一家本来就是三观比较正的人,自然知道知恩图报的道理。 或者说,这个年代的人三观都是比较正,思想觉悟都是比较高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