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老爷,出大事了!-《裁断阴阳》


    第(2/3)页

    不过,当李游兴冲冲的跑去吏部领命的时候,主事将手伸到李游眼前,将拇指和食指搓了又搓。李游当然明白是什么意思,可是,他确实身无分文,只得揣着明白装糊涂。最终,主事拂袖而去。

    几天之后,吏部一纸命令,李游便到了这犄角旮旯的皋城。“既然您是宗亲,就应该去好好看守先祖的墓地。”这是吏部主事给的理由。李游也明白内里的缘由,但实在是无可奈何。不过,只要能断案,偏远也就偏远了。

    可是,现实却让李游傻眼了。这都是些什么案子啊。不是李家的鸡丢了,就是王家的门坏了,再不就是几个小年轻打架了。本来一腔热血,两年多下来,被磨得半分激情都没有了。

    理想太丰满,现实太骨感。

    不过,李游还抱着一丝幻想。毕竟这儿是先祖墓所在之地,哪天皇上心血来潮,来祭奠祭奠,兴许自己就能借机升官了。所以,在听到皋陶墓出事之后,李游立刻就坐不住了。

    “小的,小的也不知道啊。”刘忠诚惶诚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对于李游的宗亲身份,刘忠还是心有忌惮的。小地方的人,哪见过什么大官,李游本身就是父母官,再加上有宗亲的身份,在皋城还是有些分量的。

    “喊上赵武!带上火把,绳子,还有铁锹!”李游不愿再与刘忠纠缠,决定先去现场看看。于是,便一边说,一边往外跑。刚走到大堂中间,就又跑回书房,从书架上抽出一把戒尺,然后再次转身向门外走去。

    这戒尺大概30厘米左右,通体黝黑,上面有一道一道的横向花纹,底部有一个十厘米左右的柄部,实体部分的底部较大,头部变窄,看上去更像一把未开刃的短剑。

    据宗上说,这戒尺乃是任过刑部尚书的先祖所留,是当时皇帝御赐的东西,说是能驱鬼辟邪,乃是一件宝贝。

    李游虽然不信鬼神之说,但毕竟是墓地炸了,思量再三,还是决定拿上这戒尺防身。信则有,不信则无,多一份保障总是好的。

    ………

    皋陶墓位于皋城正中央。虽然皋陶被当朝奉为先祖,但墓地的规模并不大,仅是一个直径四米多的圆形土包,周围被汉白玉围砌,墓前立有墓碑,上书“古皋陶墓”。

    李游到达墓前的时候,周围已经围了很多老百姓。此时,李游虽然一身便服,但众人还是立刻认出了李游。毕竟这只是一个几千人的县城,谁人不认识一方的父母官那。

    “李大人来了。”

    “李大人来了。”

    众人让出一条路,李游向大家点头致谢,然后从通道内走了进去。

    墓的正面完好无损,这多少让李游放心不少,毕竟前面的这个墓碑可不好修复。

    于是,李游绕着坟墓前行,走到墓的背后,发现两块汉白玉的石头崩裂出去,墓上出现了一个半米多宽的裂痕。虽然是中午时分,但从外面竟无法看清里面的情况,似乎阳光都不愿照进这墓穴之内。

    李游犹豫了一会,最终也未敢将头伸进墓穴,毕竟是太过诡异了。

    李游退回人群,然后向四处张望。

    “刘忠?赵武?王苗?这三个家伙,怎么这么慢。”李游不禁皱起了眉头。

    “哎,老爷,我们在这儿。”

    话刚说完,三人挤出人群,走到李游身边。

    “大人,怎么着?咱们下去看看。”赵武看到墓上的裂痕,立刻嚷嚷了起来。

    赵武不到一米五的身高,尖嘴猴腮,瘦得跟猴似的,但胆子却非常大。据说,县里有人家有人去世了什么的,都是他帮着给操持,偶尔还需要陪着死人过夜。

    “下去看看?这是先祖的坟墓,怎么能随意下去!”李游大声呵斥。“不怕冒犯了先祖吗?”

    “哦,老爷教训的是。那咱们怎么办?直接给填上?”赵武抬眼看着李游。

    “填上?怎么填?”李游瞪着赵武,赵武立刻低下了头。毕竟李游的身份在那儿放着,赵武再大的胆子,也不敢多次顶撞。李游见赵武不吭声了,也觉得自己有些过火了。毕竟这墓地关乎自己的前程,李游多少的有些情绪化。

    “填肯定是要填,但首先得先做两块一模一样的石头啊。”于是,李游给了赵武一个台阶下。

    “大人说的有理,是小的鲁莽了。”赵武立刻就坡下驴。

    “你说的也有些道理。”李游又卖了些面子给赵武。“不过,不弄清楚深浅,确实没法填啊。”李游再次来到裂缝前。“把火把点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