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庞涓被训斥了-《白圭的商业帝国》


    第(2/3)页

    可你!就跟主子唱反调似的!你认为你的见解是对的,你就不听主子的,仍然我行我素。虽然!没有给国家带来损失,可你侵犯了主子的权威!不!是挑战了主子的权威。

    魏惠王的意思是:你是臣子你必须听我的。如果你认为我的主张不对,你可以解释给我听,你把可能出现的后果解释给我听。然后!如果我还是坚持己见,你必须依照我说的去办,这是原则!这是君王与臣子的关系!君王的话,明明是错误的,你都必须听。

    如果君王听进去你的话了,那就更好!你就可以按照你的方案去行事。出了事情,君王也不会不负责任的。出了事情,也不用你承担责任。因为!我这个君王有责任,我没有自己的见解,以为你的方案是对的。

    假如?你的方案也不一定是对的呢?也不一定是完美的呢?你一定坚持你的方案,不听主子安排,你什么意思?你想谋反么?

    开始时的庞涓,确实是这样地:明明魏惠王的主张是错误的,他都会执行。也正如魏惠王所希望地那样,他在执行前,会说明可能会出现的后果。也正是因为这样,魏惠王才觉得庞涓是个大才,才重用他的。

    可是!好景不长!几次大的战役胜利后,被升为大将军后,庞涓就慢慢地变了,就变成如今这个样子。很多时候,都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根本不听魏惠王的,庞涓自行决断。

    结果!出现这种情况的次数多了,魏惠王就受不了。觉得庞涓越来越不识抬举,是不是权力大了,名声大了,想谋反?

    这回!听孙膑这么一说,正好又印证了一个事实:庞涓又没有听从他的,把主力军调回了国内,撤离了齐国战场。

    这下!魏惠王更是受不了。心想:庞涓!你想干什么?你想谋反么?你不听我这个君王的话,你把主力军调遣回来了,你是不是想把主力军调回大梁,想谋反么?

    当然!魏惠王是知道的!以庞涓现在的实力,还谋反不起来。因为!在庞涓的军队中,有他安插的人。再则!庞涓的军队经常打仗,死伤无数。所以!真正属于庞涓的死忠,是没有多少的。

    冷兵器时代打仗都是那样:仗虽然打胜了,可杀敌一万,必然会自损三千。

    只有在那种人海战术中,双方人数悬殊太大,才不是:杀敌一万,自损三千的结局。比如说!自己这一方人数绝对多,包了对方的饺子,就不是这种情况。死伤是有一些,但是!绝对很少。

    试想!几个人打杀对方一个人,对方能伤到自己一方么?有那个机会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