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心似海6-《女商枭》


    第(2/3)页

    “殿下忽略了一个人。”

    “忽略了一个人?”太子心中疑惑,“什么人?林谦?”

    章煦摇了摇头:“非也,非也。殿下忽略的这个人,今日也在御书房中。”

    “御书房中?”

    太子仔细地想了想,今日在御书房中,统共就六个人,排除皇帝、林若,还有他自己和章煦之外,剩下的只有两个——黎焰和陈贯。

    陈贯跟着明宗皇帝几十年,最是了解明宗皇帝的脾性;至于黎焰,这个人……

    太子一时间无法确定章煦所说的被他忽略的人是谁,但为了表示自己的英明睿智,沉吟半晌,试探性地开口问道:“先生想说的是……黎焰?”

    章煦恭维道:“殿下英明,正是黎焰。”

    太子心头仍是有几分不解,问道:“还请先生,明言。”

    章煦并不明言,而是反问道:“殿下,您觉得,这位黎公子知不知道您与微臣在上虞推行青苗法、赈灾济民之事?”

    对于太子这样多疑的人,这样的话,最容易挑起他心中的忌讳和疑心。

    果不其然,太子细了细眼睛:“先生的意思是……”

    章煦轻笑一声:“殿下,虽说读书人自有几分恃才傲物之性,微臣亦然;虽说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微臣虽不敢自诩学富五车,但也勉强算得上博闻强识之辈。前朝关于青苗法的记载不多,又经历乱世分合,很多典籍都遗失了。微臣也是偶然在书院中寻到刘正字遗留下的部分札记,发现与青苗法有关的只言片语……”

    说道此,章煦故意顿了顿,抬眼看向太子,太子的目光霎时幽深。

    的确,从刘晏的遗稿中发现青苗法,实属偶然。若说刘晏使用常平法整顿盐务之事,还稍有人知的话,这“青苗法”,该是鲜为人知的。而且,刘晏的遗稿中,并没有明确将套用于农耕之上的常平法取名为“青苗法”。札记中详述了平抑粮价的“籴粮术”,而对春贷青苗款于农人、秋收以粮抵贷的法子简单带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