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一岁除4-《女商枭》
第(2/3)页
“这样……行吗?”
林祁想了想,有些为难。
“有什么不行的?今年风花雪花魁竞价的时候,那些个粮枭也没觉得我们是在和他们抢生意啊!”
这主意倒是个好主意,但奈何林祁年纪尚浅,认知有限,哪怕是依葫芦画瓢,也实在想不出好办法,只能向林若求教。
“这唱戏的声、台、形、表,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咱们换了方式,不捧花魁,改为捧角儿,青楼的那些妈妈们,为了让自家的姑娘声名鹊起,可不得花重金,请人来好好儿地调教?”
林祁恍然:“对对对。”
“崔先生的确是把《白蛇传说》写完了,这故事,交到说书先生手中,可以成为他们口中的故事,在茶馆酒肆中来说。可要是换成戏,那可不是仅仅只用说的,还得要有唱。这乐坊、戏班里精通音律的老师傅们,可都是宝啊!”
被林若一提点,林祁顿时茅塞顿开:“对呀,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民间的戏班子,大多都是一二十人的样子,有人唱角儿,有人配乐,有人描妆,有人控场,唱一出热热闹闹的戏,换得维持戏班生计的财物。
年节之际,戏班子的生意极好,各家各户的邀请接连不断,但不是年节的日子,生意就冷清的很。而且,各个戏班子来来回回就这么几出戏,等大家伙儿都听厌了,便收拾行囊,连同整个戏班子一起换个地方,继续唱戏。
除非成为红及一方的名角儿,否则,日子都过得清苦极了,只能勉强维持个温饱而已。维持不下去的,戏班也就散了。戏班一旦散了,与此同时,他们独有的一些戏文,也很有可能就失传了。
若是像此般有个长久的营生,入项见长,戏班就可以存活下来,戏文也能长长久久地传承下去,不失为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崔先生的《白蛇传说》,写了多少回?”
“二十二回。”
“那就至少可以排十出戏。主要的角色,可以选六至十人,每人学两到三出戏;至于旁的角色,可以少选一些,轮换着上场即可。而且,到时候,不仅可以在风花雪演,也可以在其他地方演。不过,要说好了,可以任意接戏,但若不是在风花雪,每演出一次,所得的入项都要交五成于风花雪。谁坏了规矩,后果自负。”
林祁捣头如蒜,记下林若所说的每一句话,满脸跃跃欲试的兴奋,巴不得即刻就去身体力行,把整件事安排下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