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尺素书1-《女商枭》


    第(2/3)页

    劝说无效,慕容冲又想起幽草确实说过林若不喜欢汤药,姜茶也算在其中,便也不再多做勉强,让竹萱点了药灸,放在暖炉里让林若捂着驱寒,而后才让竹萱将剩下的半碗姜茶撤下。

    “四哥有话要问我?”

    慕容冲点了点头:“你偷偷给那也的东西是什么?”

    就在弥都的大帐中,那也上前来取账本。林若收手伸手之间,便多了一个薄薄的油纸包,一并交给了那也。

    因为视线缘故,弥都和他的两个心腹都不曾注意到,但在林若身边的慕容冲却看得一清二楚。那也倒也是机灵,假借差点没接住账本,不动声色地将林若交给他的油纸包塞进了袖子里。

    这也是慕容冲临走之前看了那也一眼的原因。

    “我曾跟四哥说过,商人当重信义。”

    慕容冲略一思索,皱了皱眉:“你要保他一命?”

    “嗯,他既然完成了我交代的事情,我也自然要兑现我的承诺。”

    慕容冲沉默片刻,知道林若是稳重之人,但犹有些不放心:“一次不忠,百次不用。这个人太过滑头,只怕……”

    后面的话没说出口,但林若却明白他想说什么,浅浅一笑,说道:“四哥可记得上虞水患,涌入汴安城的流民?”

    慕容冲自然是记得。

    林家施粥和义诊的举措深得人心,而更让人欣喜的是林家的铺子帮忙安顿了大批的流民,让顺天府尹应宗感激涕零。

    自古流民安置,是最令官员头疼的问题,稍微处置不当,便有可能引发暴动、流血事件,加剧民与官、民与兵的冲突。往轻了说,顶上乌纱不保;往重了说,一朝政权都会因此被彻底推翻。

    可这些问题到了林若手里,却都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有了林家起头,汴安城中的商户为博个好名声,陆续效仿,但真情和假意,人心自有分辨只能。等灾情减缓,愿意留在汴安的流民,林若都让老七妥善安顿,登记之后送交顺天府造册;想要回老家的,林家都安排给了两倍的工钱作为盘缠。

    这并不是林家第一次做这样的事情。

    林家每月都会在汴安城外施粥布济,汴安城中的乞人大多受过林家的恩惠,更是有不少人成了林家各个铺子里的伙计。这其中最不得不说的就是老梁,从一个蓬头垢面的乞人,成了饕餮海的掌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