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田中叔叔,我要搬走了,去大板,以后就不能再来您店里吃拉面了。 电视机来不及给回收站,麻烦您帮我给有需要的人或在回收日时给回收车。”西装男子客气的等着田中一番的回复。 田中一番对着一个男店员道,“幸男,你先帮着把电视机放到桌子底下,明天早上贴张字条,看看有人需要吗? 如果没有,在资源回收日的时候,车子来了在给它” “好”男店员回答道。 西装男子鞠了一躬,连连道谢后才离开。 等西装男子离开后,李静问田中,“田中叔叔,这电视机他就这么不要了嘛?还这么的新” 李静觉得,电视机还是新的,这人就不要了,实在可惜。 田中一番哈哈一笑,“静子你刚回来,不知道,在扶桑国搬家是比较频繁的,住的地方小,现在电视机又便宜。 白领们工资也挺高的,刚才这个男子,要去大板了,不想搬走,只能给回收站或有需要的人。 他走得急,就是经常来叔叔这吃拉面,又是邻居的,叔叔才帮忙,有些人还得花钱,叫人帮忙把不要的家电放回收站。” 正吃着拉面的李可,记得后世东津的GDP,甚至高达米国纽椰的三倍。 因而,面对扶桑国强劲的发展势头和迅速赶超上个世纪80年代末。 90年代初,也就是扶桑国泡沫经济的鼎盛时期,人人好像都很有钱,大量的旧家具、旧电器被淘汰出门,摆在街道旁。 那时留学生们的大部分家当,大都是从马路边搬来的。 这样的“粗大垃圾“一般都贴有“请自由拿走“的字条,意思是说这东西还能用。 有些是坏家电,外表看不出来,扔者也很“负责任“,要么贴上条告诉你这是坏的,要么干脆把电源线剪断,免得你费劲搬回去再费劲搬出来。 电源线完好的电器拿回去一般都能用。图书、期刊等都是用尼龙草绑得好好的,需要者提走就是。 扶桑人不乱扔东西,扔还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时能考虑到再利用者,这一点值得称道。 华夏国,物资紧缺,国家还是计划经济,实行凭票购物的经济模式。 光是有钱还不够,还得有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