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古有夜郎八百里 可知汉家千万顷(下)-《兰若蝉声》


    第(2/3)页

    但是每每考较其真实,祖氏父子凭之演算,结果却都大体无差。

    贫道唯有拜服一途,不复它想。”

    圣臣在这个时候早已没有了争胜的勇气,除了表示有向暅之请教学习的意愿以外,不敢再摆出考较的姿态。

    有了这半天的情感交流,到了晚上,就可以聊些相对正式的话题了。

    魏王首先感谢天竺使团义助,

    有他们的加入,这场无遮盛会的含金量自然又高了几分。

    只是魏国斥候是在蜀地境内偶遇使团的,

    既然是一场美丽的巧合,那么使团此来自然另有目的。

    于是魏王非常委婉地向圣臣打听来意。

    圣臣恭谨起身,开始介绍姬多王朝遇到的困境。

    葱岭以西,昔有大国贵霜。

    及其帝国崩解,超日王崛起,收复北天竺,一统中天竺,所建姬多王朝盛极一时。

    但自超日王死后,姬多其实一直在走下坡路。

    罽宾地区的白匈奴再建嚈哒帝国,迅速控制了贵霜故地,并开始蚕食超日王时期夺回的天竺领地。

    到了而今幼日王这一朝,嚈哒帝国已经侵入恒河流域,开始挤压姬多王朝的战略腹地。

    幼日王不想坐以待毙,于是才遣使向大魏请援。

    魏王沉思了片刻,正色答复道,

    “大魏与姬多,相去千里。

    南向隔了萧齐,西南隔了山外山,向西要经过广袤西域,自嚈哒折向南才能到达天竺。

    山外山的地理不适合大规模行军,

    而萧齐也绝对不会借道让魏国军队通行,这在中原为兵家大忌。

    假道伐虢的典故,姚思夏,你在翻译的时候替朕转译一下。

    西向这条路线就更为曲折了,

    我大魏对西域的控制并不算稳固,

    柔然,高车,吐谷浑,康居等大国对我们的动向都很敏感,贸然动用大军也非明智之举。

    所以,我大魏直接投入天竺战争比较困难。

    但是两国既然有意结为友邦,我们也自然没有不闻不问的道理。

    我大魏会向天竺派遣军事专家和冶炼匠人,

    但是朕也希望天竺可以用一样东西来做交换。”

    圣臣听完姚思夏的翻译,虽然有些失望,但仔细想想也的确是这个道理。

    魏王允诺的,已经是眼下他们可以提供的最大帮助了。

    只是不知道魏王会索要什么东西,难道是他故乡的特产它山石?

    它山石是重要战略资源,当时世上只有天竺有产,可惜魏王并不识得这玩意。

    当圣臣提出疑问的时候,魏王的回答却让他哑然失笑,

    “朕需要天竺的圣黄染料。

    今之华夏印染明黄使用的还是黄帝赤精(铬黄)这种名贵矿藏,

    这种黄色矿粉见于河西,产量极低。

    朕有意以黄袍代替汉制深衣,复黄帝君临之仪表。

    但是苦于原料稀缺,用于印染,实在肉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