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聪明的人先行一步-《娱乐小白进化史》


    第(2/3)页

    到了后来香港电影无工可开,这些底层的人也不得不被迫北上的时候,却无奈地发现?    根本找不到工作。

    用他们的说法?    就是内地的同行歧视他们。

    殊不知,罪魁祸首就是他们自己行业内的上层。

    肖浅一直注重两岸三地的产业融合?    而且始终都从中下层来下手。经过他长年累月的挖墙脚?    香港电影底层很多默默无闻但是却很有才华的人,都被挖到了大陆工作。

    能做到这点?    还在于星光的资本实力。

    同样的一份工,在香港的薪酬是五千港元?    还经常被拖欠。而在大陆则能到八千港元?    还给交五险一金,又按时发放。

    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该如何选择。

    一开始这么挖人只有星光,但是在看到星光的产业运行越来越专业化之后?    其他的公司也紧随其后?    朝着香港电影行业下手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时至今日,香港的电影行业已经萎缩到了一个临界点。

    “您没有发现嘛,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提大陆电影、香港电影什么的了,凡是说起?    都是中国电影。”

    肖浅的话语虽轻,可是却如同惊雷?    让李振和李建国震撼莫名。

    千万不要小看只是一个说法,这其实代表的却是一个行业和领域内?    绝大多数的认知。

    总是这么说、这么叫,那就意味着两边街垒分明?    充满了隔阂。

    但现在几乎不这么说了?    那岂不是代表着?    绝大多数人都已经把两岸三地的电影行业当作一个整体来看了?

    迎着李振和李建国惊奇的目光,肖浅如同一个等着接受夸奖的三好学生。

    “祖国的统一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完成,我就先从娱乐文化产业里先开始了。”

    李振和李建国摇头失笑,不过看向肖浅的目光,却充满了欣慰。

    大家都在忙碌于国家大事,做起工作来却感到举步维艰,目标不知道哪一年才能完成。

    可眼前这个小人儿,却不声不响地从微末之处做起,竟然已经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

    “现在港澳台的同行们已经习惯了现在的规则,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可假如等那边的资本被允许进入内地,进入到电影院线行业,和内地的院线企业联合起来,将迅速掌握话语权。而脱离目前的可控状态,又会让整个行业紊乱起来。所以在这之前,我们就需要先将内地的电影体系构建牢固,不给别人可趁之机。这样等他们进来后,依旧只能按照我们制定的规则来走,电影行业的话语权就不会丢。”

    说到这里,肖浅突然加了一句话。

    “娱乐文化产业,也属于ys形态领域,不能落于他人之手。”

    李建国还没有如何,李振却虎目如电,神情变幻起来。

    电影院线改革的铺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牵扯到的利益非常非常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