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最后陈淳又把三人带到书房,和陈父聊了一个时辰,最后和自己父亲把三人送出门,双方拜辞后各自离开。 贾瑜连推带搡的拉着刘循参观自己的新家,一张脸上满是得意之色,把刘循气的牙根直痒痒,贾瑜指着会芳园里的湖泊,“哎呀”一声,惊叹道:“谁能想到这间小小的宅子里竟然隐藏着这片大大的湖泊?” 贾瑜在“小小的”和“大大的”上面加了重音,贾兰憋着笑,刘循撸起袖子,咬牙道:“好你个贾仲卿,消遣到小爷我头上来了,小爷我今天非要把你扔到这片大大的湖泊里做王八!” 说着就来扯贾瑜,他身子胖,行动略显迟缓,不及贾瑜灵活,几次都抓不到,气的直跳脚,贾瑜哈哈大笑,得意洋洋,贾兰低头在想,自己的师父怎么跟小孩子一样,这么喜欢玩闹呢。 贾瑜让贴身小厮去准备茶点,随后自己摇着红船,把刘循和贾兰带到湖中央的亭子里,三人从满园春色的下午,畅聊到日薄西山的黄昏。 刘循在贾兰面前不停的说着贾瑜的“坏话”,话里话外的意思是他不如弃暗投明,转拜自己为师,贾兰笑眯眯的听着他说,临了了才来一句“我师父是探花”,直把刘循噎的哑口无言。 见贾瑜留自己下来吃晚饭,刘循恶狠狠道:“我要吃十碟茄鲞,以后我天天来,把你吃到倾家荡产为止!” 贾瑜不说话,把刘循带到账房,找来一本账目递给他,笑呵呵道:“我账上还趴着好几十万两银子,你想把我吃破产是不是有点难呐?” 晚上,刘循一连吃了二十碟茄鲞,临走的时候不仅打包,还强行顺走了一坛桂酒。 扬州,盐政衙门。 林黛玉这几天日日夜夜侍奉在病床前,端茶倒水,常常一夜都不睡,似乎要把这几年以来亏欠的孝道给尽完,苏姨娘怎么劝她都不听,直到林如海发了火,她才回去歇息。 沐浴更衣后已是深夜,林黛玉先是把“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和“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各自临摹一遍,然后坐在妃子塌上给贾瑜缝长袍。 雪雁在旁边掰着手指头算着日子,嘴里嘟囔道:“还不来,还不来,大骗子,大骗子。” 紫鹃瞪了她一眼,嗔道:“二爷在忙着正事,骗你什么了?一天到晚就知道乱说!” 雪雁委屈巴巴的,挤了几滴眼泪下来,林黛玉笑道:“你别老是说她。” 紫鹃苦笑道:“姑娘,你就纵着她吧,二爷又喜欢她,以后她非得翻天不可。” 林黛玉盈盈一笑,继续一针一线的缝着长袍,哪怕是哈欠连天也不愿意放下针线。 紫鹃看着她那越来越重的黑眼圈,非常的心疼,劝道:“姑娘,早点歇息吧,剩下的交给我来缝就行了。” 林黛玉轻轻摇了摇头,紫鹃求道:“姑娘,你不能再熬了,身子最重要啊,等二爷来了,见姑娘这个样子,肯定要发作我和雪雁,你就当可怜我们,先歇息吧?” 雪雁也求道:“姑娘,紫鹃姐姐说的是,你要是熬病了,二爷心疼不说,肯定要把我们俩都给赶出去。” 林黛玉放下针线,轻笑道:“那我不缝了,我们都早点睡吧。” 紫鹃“哎”了一声,连忙去给自家姑娘整理床铺,雪雁把针线和快要缝完的长袍收好,和紫鹃一起伺候自家姑娘睡下,然后吹灭了烛台,各自回小床上睡了。 睡了一会儿,林黛玉从梦中醒来,没有惊动紫鹃和雪雁,披了衣裳,趿着寝鞋,推开窗户,清凉皎洁的月光倾泻而下,她呆呆的看着圆月,思绪万千。 千里之外。 同样有个人站在窗前,负手看着天上的圆月,晴雯走过来柔声劝道:“爷,很晚了,早些歇息吧。” 贾瑜喃喃自语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样的林妹妹你们爱了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