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再看年岁比他都大的孙大忽悠,一身浪荡气,胡子拉碴的,言行举止粗鄙不堪。 单看穿着,孙大忽悠不像是有钱有势的主儿。 只不过是个寻常的农夫罢了。 花容月貌的小姑娘,有多么想不开,才会愿意和一个上了年纪的地痞流氓纠缠不清! 明珠和孙大忽悠,各说各话。 肯定有一方在说谎。 至于谁才是那个说谎的人,不要太明显! 见状,身后的衙役,低声咬耳朵道:“又摊上事了喽!” 今天是甭想走出朱家村了! 忙活到现在,他们连个坐着的机会都没有,下半身和上半身都要累分家了!!! 衙役们抱怨的同时,孙大忽悠眼神飘忽不定,胸口心脏狂跳不止,眼瞧着事态严重,他该如何脱身? 该死! 早知如此。 他不应该莽撞行事。 应该给明珠灌迷魂药,让她睡着了,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绝不会出这般的乱子…… 随后,议论纷纷的村民们,眼睁睁看着去而复返的梁县令,带着老李家的丫头,和老孙家的小子,去往李家。 朱老汉惦记孙女,趁着没人注意,拿着棉被和吃食,去看大丫二丫,嘱咐她们好好待着。 家里那边安顿下来,就来接她们。 两个小丫头,本打算暂时去山里躲一躲。 朱三妹不放心,昨晚上抹黑,把两个孩子,带到原来的村子里,找一间没人住的茅草屋。 三人安顿下来,不漏风声,没人知道她们的踪迹。 朱老汉还是不放心,打算回去和婆娘说一声,他搬去和孙女们一起住。 三个女眷在外生活,不安全。 朱老汉背着手,手里攥着烟袋锅子,回来的路上,正巧路过李家门口,看见李家门口的官差。 顿住脚步。 官差咋会去李家? 心中如此想着,朱老汉脚步不停,走过去,点头哈腰陪笑问道:“两位官爷,李家出啥事了?” 官差一肚子苦水,累了一天,水米不为未打牙,肚子早就咕咕叫了。 穷山恶水出刁民。 朱家村的事,一件接着一件。 以至于他们不能回家,苦兮兮地陪着梁县令。 县令大人不发话,他们也不敢喊一个累字! “李家丫头,被村子里的小混混轻薄了,要不是县令大人正巧路过,怕是李家丫头已经清白不保了。” 听衙役说完后,朱老汉瞳孔放大。 有人欺负明珠那丫头? 究竟是那个杀千刀的,明珠无父无母,身有残缺,日子还不够苦吗? 居然还有畜生打明珠的坏主意! 柿子专挑软的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