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于是,接下来,在吴翠翠的授意下,朱老三对着两只手,吐了口唾沫,攥紧斧头把手,一口气砍了四棵断子绝孙树。 削掉树冠,砍断枝杈,只留下带皮的树干。 忙活完后,朱老三左边胳膊夹着两根,右边胳膊夹着两根,风风火火走下山。 回到朱家后。 吴翠翠让朱老三坐下歇一会儿,歇够了,就回村外养鸡场帮忙去。 朱老三临走之前,去厨房扯了一个炸鸡鸡腿,一边走一边吃。 顺带着,揣了一把山楂果子,没事的时候,磨牙齿用。 吴翠翠回想完造纸的具体步骤后,拿起砍柴的柴刀,关门造纸。 造纸一共分为几步。 剥树皮,粉碎树皮,碱处理,过浆。 不同于现代造纸技术,古代造纸更艰难,完全手工制作。 说实话,最理想的造纸原料是构树,但这个地区并没有构树。 吴翠翠只好选用朱家村人最不在意的桉树,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真正做到靠山吃山。 说桉树有毒,这句话太片面。 因为桉树的茎和叶无毒,是因为桉树释放的气体和空气中的某些气体结合,生成更多有害的气体,从而对人类产生危害。 正是因为如此,吴翠翠才敢放心使用。 造纸的第一步,给桉树剥皮。 只要树皮。 朱老三扛了一路不容易,剩下的晒干,留着烧火煮饭。 但是这一步,就被吴翠翠累成狗,四棵树,一点点剥皮,可不是个小工程。 树皮内部结构复杂,不只是肉眼可见的一层,而是有很多层。 树皮中大量的黏性物质,是造纸必不可少的材料。 等她忙完后,先把树皮统一放在太阳底下暴晒。 摸起来,手感差不多后,用麻绳把树皮捆绑好,丢到之前用作洗澡的水缸里,灌满水,先泡个七八天,等树皮变软后,再进行第二步。 朱老三回到家,探头探脑的,没看见家里有纸,还问吴翠翠,“娘,你造的纸在哪儿?” 吴翠翠指了指墙根底下的水缸,“泡着那!” 不急。 急也没用。 造纸本就不能一蹴而就。 朱老三好奇心泛滥,“娘,等你造出纸的那一天,一定要让我先看一看。” 这个要求不算过分,吴翠翠点头打听。 “放心吧,如果这次成功了,以后咱家更有的忙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