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种田可以保障家里的粮食供应,哪怕生意赔了,还有土地兜底。 做生意保证收入,这样的话,日子不用过得太紧巴。 两手一起抓,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这个提议,朱家人没有拒绝的理由,一致同意。 接下来,就是如何分配任务。 “老大媳妇和老二媳妇,是跟着我从无到有,她们自然是要继续出门做生意,山路崎岖难走,日日让她们来回走山路,我心疼,打算在镇上给她们买个店面。”吴翠翠道。 张氏和刘氏震惊。 “娘,您要买店铺?” 吴翠翠点头:“你们两个女人家,起早趟黑的,太不容易,店铺买个大一些的,前面卖货,后面能住人。” 说着,目光看向朱家三姐妹,“大妹和二妹,也可以去,我不强迫你们,具体要看你们的意愿。” 至于朱三妹,已经出嫁的女儿,她不能把手伸太长。 “三妹和刘成,要是愿意,可以当店铺的供货商,只要是你们送来的野物,店铺照单全收,你们等着拿分红就行。” 朱三妹自然愿意,能和自家人做生意,总比和外人浪费口舌、勾心斗角强。 “刘成无父无母,我们也没有孩子,他出去打猎,我也去店里陪嫂子们。” 否则,刘成出门打猎,剩下她一个人在家,特别是到夜里,屋子里空落落的,她很害怕。 嫁过去的村子里,除了左右邻居,她都不熟悉,日常生活也是别扭不方便。 “三妹想回娘家,那是件好事。”吴翠翠笑着答应下来,“但铺子里不能只有女人家,也要有男人。” 万一遇上点事,至少有个男的撑场面。 朱老二搓着手,跃跃欲试,去镇上做生意,比在家种地轻松多了。 而且还能和媳妇在一起。 这是个肥差! 吴翠翠目光扫过,一眼就看穿朱老二的小心思,于是,她就顺水推舟,送个人情。 “让老二去,老二为人圆滑机灵,适合做生意。” 这是实话实说,若论为人处世,朱家最能拿得出手的,就数朱老二。 朱老二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若是让他在家种田,倒是有些屈才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