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张氏领着朱家三姐妹,从厨房里走出来。 大丫二丫牵着朱老汉的手,另一只手拿着青团,瓷白的脸蛋上鼓鼓的,吃的好满足。 朱老二,刘氏,朱老三和朱老四,朱老五,笑呵呵地从屋里走出来。 金鸡独立的朱小九,拄着拐杖,蹦蹦跳跳,跟在木子的身后,走到院子正中央。 他俩不算纯正的朱家人,站得远一些。 小婉放下医药箱,走过到树根底下,和两人站在一起,看着吴翠翠拿着一个红木盒子,放在众人面前。 盒子打开,里面是白花花的银子。 “这些钱,是我们这段日子摆摊做生意赚的,刨除家里的日常吃喝嚼用,一共二百一十两四钱。” 这个数目,和刘氏预估的出入不大。 看着面前满满一箱子银子,朱老大满脸惭愧,他们赚的那五十两,两相对比,实在是太微不足道。 果然,真是他小肚鸡肠了…… 吴翠翠要是为了钱,完全可以带上二百多两银子,一走了之,没必要惦记他们攥在手里的仨瓜俩枣…… 吴翠翠看向隔壁院子,“我买青砖,是为了盖养鸡场,你们应该都知道了,不算你们带回来的工钱,这二百多两银子,是咱家的全部家当。” 众人齐刷刷看向吴翠翠,心中暗自欢呼,太好了,再也不用过苦日子了! 朱家终于咸鱼翻身了! “盖养鸡场的事,交给外人,我不放心,你们兄弟几个都回来了,正好,我就和你们说一下,具体的分工。” 朱老二举起手,不解问道:“娘,盖养鸡场太费钱了,咱们和以前一样,买鸡用就行了,咱们家好不容易有钱了,应该买田盖房子,不应该把钱用在不相干的地方。” 农家人安土重迁,图个安稳,只好能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就满足了。 土地是抢不走,扛不跑,一辈辈传下去,也算是祖产。 因此,农家人但凡有点钱,都想着怎么买地,或是种田,或是盖房子,都是不动产。 朱老二的想法,其实也是朱家人的想法。 朱老三紧接着表态道:“是啊,娘,养鸡场就算了吧,五万块青砖,咱们留着自己盖房子用,剩下的钱,再买几百亩的水浇地,老五脑子好使,是读书的材料,只管去上学,我们四兄弟在家耕田种地,一年到头,也能赚不少钱。” 第(3/3)页